為深化對當代中國社會思潮的研究,提升師生對青年思想引領的理論與實踐能力,2025年4月11日下午,武漢大學博士生導師楊軍教授應邀作為《科學社會主義前沿問題研究》課程沙龍(第3期)的主講嘉賓,在人文樓B座107會議室開展題為“當前我國多元社會思潮發展與青年思想引領”的學術講座。講座由院長唐興軍教授主持。3044am永利集团黨委書記李潔、副院長王振钰及部分教師和全體研究生參加了此次活動。
講座伊始,唐興軍院長對楊軍教授的莅臨表示熱烈歡迎。他指出,楊軍教授長期深耕馬克思主義理論、社會思潮與青年思想研究領域,學術成果豐碩,此次講座是學院師生難得的學習機會,希望大家珍惜與專家交流的契機,以問題為導向,深入思考社會思潮對青年群體的影響,将學術研究與育人實踐緊密結合,為培養堪當民族複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貢獻智慧。
楊軍教授以當代我國多元社會思潮發展與青年思想引領 為題展開演講,首先從理論層面闡釋社會思潮的本質特征,指出其兼具意識形态性、現實性、反複性與流動性,既是特定社會矛盾的思想映射,也在曆史演進中呈現動态傳播與價值博弈的特征。随後結合當前數字化與全球化交織的時代背景,分析我國社會思潮的發展态勢,強調政治思潮、消費主義思潮、泛娛樂化、女權主義思潮等思潮在青年群體中的傳播特點 —— 既因青年認知活躍、媒介接觸頻繁而易于擴散,也因價值判斷尚處形成期而需重點關注引導。
接着深入分析我國社會思潮的發展态勢,強調其正以學術形态、文藝形态、政治形态、輿論形态等多重維度滲透于社會生活,其中學術形态作為思想載體的基礎層面,通過理論建構與學術争鳴為其他形态的衍生提供邏輯支撐,文藝形态則借助文化産品與藝術表達實現價值觀念的具象化傳播,政治形态直接關聯社會制度與治理實踐的價值取向,輿論形态依托網絡空間的即時互動形成廣泛社會影響。針對思潮辨識的實踐難題,楊軍教授指出要正确認識意識形态問題,把握意識形态的兩種轉向,認識政治原則問題。
提問環節,參會教師與研究生圍繞主題與楊軍教授展開熱烈讨論。楊軍教授結合案例深入淺出地解答,現場學術氛圍濃厚。
唐興軍院長在總結中指出,楊軍教授的講座兼具理論深度與現實關懷,為學院師生提供了分析社會思潮的新框架和引領青年思想的新思路。他強調,3044am永利集团作為思想引領的主陣地,要持續關注時代課題,将學術研究轉化為育人實效,在多元思潮激蕩中築牢青年的理想信念根基。此次講座是3044am永利集团落實“大思政課”建設的重要舉措,為師生搭建了高水平的學術交流平台,也為後續深化社會思潮研究、提升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質量奠定了堅實基礎。
據悉,講座結束後,學院召開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學位點研究生2025版培養方案修訂座談會,楊軍教授就研究生課程優化設置和學科特色培育等為我院提出了諸多寶貴建議。(李炎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