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途揚帆”之(九):“悅讀”(2)對話“哈耶克、布羅代爾、庫恩、斯密”
為進一步提升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研究生的理論素養,推動研究生高質量發展,培養具有深厚論基礎和實踐能力的新時代馬克思主義理論人才,結合3044am永利集团研究生《論文學術規範與論文指導》課程學習成果,11月28日晚3044am永利集团新質生産力研究中心與3044am永利集团2024級研究生班團支部共同舉辦了“研途揚帆”系列活動之(九):“悅讀”(2)對話哈耶克、布羅代爾、庫恩、亞當·斯密活動。本次活動由3044am永利集团2024級研究生肖宏明、李壯主持。
悅讀(2)第一組:2024級研究生趙召健同學小組做了題為《從哈耶克生平來看其自由主義思想》的學術分享。
該組首先從凱恩斯理論何以失靈為導入,提出了世界經濟的指導思想何去何從的現實問題,通過對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自由憲章》《緻命的自負》等主要代表作品的分享,以及從定義内涵,自由與個人價值、社會秩序、政府、理性的關系等角度闡述了其主要思想觀點自由主義思想。随後,該組結合哈耶克的經濟計算、自願秩序、商業周期、社會政治哲學等思想觀點評述了哈耶克的影響力與思想成就。最後,将哈耶克思想與個人相結合提出了堅持信念、激發創新、審慎理性、不斷反思、批判思維與獨立思考等九點現實啟迪,為了解哈耶克學術思想譜系提供了全面、獨特的視角。王世泰博士在點評中提出以哈耶克獲得諾貝爾獎的演講内容為參考文本,重新思考政府調控與市場自發的關系以及自由主義等思想内容,并提供了“社會交往與道德本能:馬克思與哈耶克思想解讀及餘緒”、“自發vs抑制:市場經濟發展中秩序生成(市場體系)的現實思考”等論文寫作議題,為同學們以思想家經典文本為視角的論文寫作提供了全新視角,同時指明了方向。
悅讀(2)第二組:2024級研究生譚沖同學小組做了題為《史學啟迪:對費爾南·布羅代爾“長時段”理論的淺析》的學術分享。
該組通過對布羅代爾的《菲利普二世時期的地中海和地中海地區》《文明史綱》《法蘭西的特性》等經典原著分享,提出了布羅代爾立足總體史的觀點,将曆史時間分為三個層次:地理時間、社會時間和個體時間,分别對應長時段、中時段和短時段。其中重點圍繞長時段理論評述了其主要思想、社會影響及個人成就。最後結合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現實範例,提出了“全方位、多層次思考”“多角度辨析、學以緻用”以及“取其精華、為我所用”三個維度的思想啟迪。王世泰博士在與該組的交流中肯定了現實啟迪部分範例的合理性,但也同時提出了待完善之處,并提供了“布羅代爾的市場經濟思想對當前高水平市場經濟體系構建的現實啟迪等議題寫作方向。
悅讀(2)第三組:2024級研究生聶欽同學小組做了題為《對托馬斯·庫恩思想的當代研讀及啟迪》的學術分享。
學術分享主要基于三方面:其一,庫恩的生平與代表作品。庫恩的代表作品主要有《科學革命的結構》,哥白尼革命》《必要的張力》《結構之後的路》等等。《科學革命的結構》一本書中提出了“科學革命”,認為科學發展是通過一系列階段性的革命來實現的。也提出了“範式”這一概念,定義了一個科學領域内的研究問題、方法和标準。深化了對“範式”理論的探讨,也拓展與反思了《科學革命的結構》一書中的觀點。其二,庫恩的主要思想觀點,核心觀點主要集中在《科學革命的結構》一書中,從不同角度理解“範式”,還提出了“科學革命”“常規科學”“危機”“不可通約性”等概念。其三,庫恩的成就、影響力及現實啟迪。啟示我們,要以開放的心态接受新思想,不僅要學習新知識,還要學會如何學習,如何學習快速吸收和整合新信息,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保持競争力。王世泰博士與聶欽同學小組交流中,提出了做學問,做研究都要講究範式,并舉例了“問題史的考古與激活:哲學研究範式創新之源”、“米加甯等:第四研究範式:大數據驅動的社會科學研究轉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社會變遷與人文社科研究範式危機及應對策略”、“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社會變遷與人文社科研究範式危機及應對策略”、“社會發展中技術變遷與知識革新的現實意義-基于科恩的《科學革命的結構》的理解”等論題,強調在學術研究中要把握研究範式的轉變和學科發展的趨勢。通過這些例子,王博士為同學們提供了從研讀經典文本到撰寫學術論文的切實方案,特别是在如何構建創新性思維、分析當代社會問題時提供了寶貴的參考與指導。
悅讀(2)第四組:2024級研究生缪瑞豐小組做了題為《亞當·斯密學術思想譜系評述》的學術分享。
該組全面且系統地闡述了亞當·斯密的生平經曆、代表作品、以及經濟人假設、“看不見的手”、分工理論等主要思想觀點。而《國富論》作為古典經濟學鼻祖、對馬克思主義及市場化機制産生了巨大的影響,具有非凡的學術成就與廣泛影響力、包括學者觀點及馬克思指出的”不斷處于矛盾之中“等等的學界評價,最後總結了在個人成長、思想政治教育和現代社會發展方面的現實啟迪。王世泰博士與缪瑞豐小組學術交流中,指出做學術彙報與講課不太一樣,要有自己的啟迪,亞當斯密作為馬克思主義的老師,他的理論在反思與批判中推動了現代經濟學的發展。因此,同學們在研究亞當·斯密的思想時,不僅要理解其曆史背景和經濟學觀點,還要深入思考這些思想如何與當代經濟實踐相結合,激發對現代社會和經濟發展的深刻理解。
“悅讀”活動為研究生提供了一個交流與展示的平台,促進了學術思想的碰撞,幫助同學們拓寬視野、提升研究水平。邀請的CSSCI期刊編輯在點評中還提出四點建議:首先,要強化學術範式,确保研究遵循嚴謹的學術規範和理論框架。其次,強調邏輯結構,要求研究報告有清晰的主線和合理的層次,使内容條理分明。最後,研究生提到要保持學理性,鼓勵同學們提出獨立的思考和創新的見解,而非僅僅複述他人觀點,研究應與現實結合,關注實踐意義,使學術研究具有實際應用價值。
整體上,通過學術交流報告和老師點評,參會同學在交流中獲得了寶貴的經驗和啟發,深化了對學術研究的理解,并拓寬了寫作視野增強了自己的研究思維,特别是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的深度與廣度上有了更為清晰的認識。通過這樣的活動,學院希望能夠為研究生學術生涯的發展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幫助他們在未來的學術道路上揚帆起航。(供稿:李壯,審校:王世泰,供圖:劉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