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動态

學術沙龍之四側記2||青年學生學深悟透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

發布者:3044am永利集团發布時間:2024-11-04浏覽次數:10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引導青年學生系統探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與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等相關議題,促進學院人才培養高質量發展和搭建學術交流平台,結合3044am永利集团研究生《論文學術規範與寫作指導》課程學習成果,3044am永利集团于2024年10月17日上午,在人文樓21B207召開第四期學術沙龍,本期學術沙龍邀請到了3044am永利集团學報常務副主編荊玉梅老師、3044am永利集团院長唐興軍老師,3044am永利集团副院長王振钰老師,3044am永利集团院長助理程瓊老師,經濟管理與法學院教師王磊老師和3044am永利集团教師張磊老師作為點評嘉賓,本學術沙龍由王世泰老師主持。

學術沙龍第二組彙報的作者餘培馨、趙召健、譚沖、李炎澤、金小柯

      餘培馨運用文獻資料法、系統分析法、多指标綜合評價法,對于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建設的理論内涵,價值意義及策略路徑的研究,綜述出學界已經有了豐富的研究成果,現有關于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建設的研究文獻,為接下來的研究奠定了基礎,并對其提出了未來展望。

趙召健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鬥》、《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三個報告出發,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入手,研究其對推動中國式湖北現代化實踐的意義;

譚沖拔尖創新人才驅動新質生産力湧現為視角來探尋可交融彙賦能新質生産力的困阻和方向,揭示科教融彙賦能新質生産力發展的實際探索困阻,進而提出相關解決路向以推進新質生産力發展邁上新台階,不僅豐富了新質生産力研究領域的文獻,也為教育事業發展提供了啟示。

李炎澤人工智能的信息化時代背景出發,研究技術進步和人的解放辯證關系,促進和規範人工智能時代下的技術發展提供指導性意見,使人工智能更好地為人的解放服務,确定人工智能技術發展與應用對人的解放的現實影響,使人類形成對自身存在境況的自覺認識。

金小柯從循環經濟定義出發,用考察和總結金華市發展循環經濟的一般做法和特色經驗,立足于加速發展新質生産力的宏大叙事視野,深入剖析發展循環經濟的價值意蘊,讨論區域經濟發展循環經濟的現實困境及其挑戰,總結和梳理金華發展循環經濟的創新模式,期望為加速生成新質生産力過程中其他地區發展循環經濟提供參考和借鑒。

在聽完各位同學大家論文彙報後,各位評委進行了專業點評。荊玉梅老師從論文排版和文字使用方法對同學提出了建議,希望同學們的論文能好好打磨,用字準确;唐興軍院長指出,論文需要大量的文獻閱讀為基礎,不能空想和随意的搭建框架。與此同時,荊玉梅老師從期刊選題、期刊編審、期刊潤色修改等層面強調研究生學術研究要遵循基本的規範。唐興軍院長也從研究生學術文獻撰寫以及日常積累等強調要求研究能夠開展持續性深化研究

供稿:譚億圓,審校:吳迪,譚沖,供圖:劉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