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屆全國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論壇暨第十四屆全國馬克思主義經濟學青年論壇于2024年10月25-27日在福建師範大學舉行。此次論壇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3044am永利集团、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全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福建師範大學)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馬克思主義原理研究部、福建師範大學經濟學院承辦,中國人民大學書報刊資料中心經濟編輯部、《政治經濟學評論》《當代經濟研究》《經濟學家》《東南學術》《政治經濟學季刊》《福建師範大學學報》等期刊編輯部聯合協辦。本次論壇的主題是“新質生産力引領高質量發展于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創新發展”。我院教師王世泰博士應邀參加,其參會論文題目為《刍議科技創新賦能新質生産力的理論架構和場景構建 》。
在開幕式環節,福建師範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全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福建師範大學)常務副主任黃瑾教授主持。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于海青、福建師範大學黨委副書記塗榮、福建日報社副總編輯劉見聞、福建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副主席陳文章等緻辭,他們共同強調指出,新質生産力的提出既是中國經濟發展的現實必然,也是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創新發展的重要體現。本次論壇共分為主旨報告、優秀成果代表主題報告、平行分論壇、青年人才培養與政治經濟學學科負責人論壇、期刊雜志與青年學者交流會等環節。來自中國人民大學、複旦大學、南開大學、浙江大學、四川大學、武漢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西南财經大學、上海财經大學、吉林财經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東北大學、四川師範大學等單位的學者以及媒體記者約200人參加了本次論壇。在期刊雜志與青年學者交流會上,《馬克思主義研究》《政治經濟學評論》《上海經濟研究》《教學與研究》《财經科學》《福建論壇》《河北經貿大學學報》《海派經濟學》《改革與戰略》等期刊介紹了期刊選題、編輯審稿等議題,與會的青年學者跟期刊編輯就文章修改、期刊主題策劃以及論文修改等展開了熱烈讨論。
第十三屆全國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論壇暨第十四屆全國馬克思主義經濟學青年論壇設置十個分論壇,主題内容涉及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經典文本、《資本論》研究與運用、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的理論研究、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的實踐研究、中國式現代化的政治經濟學邏輯研究、高質量發展的政治經濟學研究、鄉村振興與區域協調發展等。王世泰博士主持分論壇五“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的實踐研究”。
與此同時,王世泰博士彙報了近期研究的最新成果:科技創新賦能新質生産力的理論架構和場景構建。王世泰博士主要從過程-結構-功能視角闡述了科技創新跟新質生産力的互動,力求嘗試建構互動的理論框架以及應用場景。該成果是王世泰博士主持2024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唯物史觀視域下新質生産力的理論架構及其效應評估研究”(24BKS069)的階段性研究成果。王世泰博士指出,作為一個飽含着科技創新要素的複雜概念,新質生産力的生成與科技創新有着千絲萬縷般的聯系。由此,基于“結構-功能-過程”的視角,探尋科技創新所引發的傳統生産力要素的質變,在新質生産力要素形成的基礎上構建了新産業、新模式與新動能,促成了“新質生産力畫像”的生成。該成果得到點評專家四川大學賀立龍、浙江大學翟緒權、《政治經濟學季刊》孫怡銘的一緻好評。與此同時,王世泰博士也跟與會專家進行了積極溝通,力求将新質生産力研究深入推進。
在閉幕式環節,大會邀請了中國人民大學、吉林财經大學、四川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廈門大學等單位的專家進行了發言,内容涉及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質生産力、國内外進出口貿易、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國有企業發展等。在分論壇代表彙報環節,我院教師王世泰博士代表發言。王世泰博士從三個方面概括性的介紹了分論壇五的11位青年學者關于新質生産力研究的最新進展。王世泰博士分别從空間維度、企業競争、數據要素、科技金融、企業新質生産力測算、市場發展與區域經濟等方面總結了分論壇的研究彙報成果。
正如于海青副院長指出那樣,作為社會科學理論工作者,要勇立時代潮頭,勇于探索創新,将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與中國經濟發展的具體實際相結合,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加快建構中國自主的經濟學知識體系。本屆論壇的青年學者們圍繞着高質量發展、新質生産力、中國式現代化、《資本論》在當代的創新應用、市場經濟、進一步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等議題展開讨論,充分展現了當代學者理論研究緊跟時代脈搏的使命擔當。與之相應的,也展現了學者們争取出研究精品,努力為中國式現代化發展和中國特色經濟學知識體系建構提供高質量研究成果的責任擔當。整體上,第十三屆全國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論壇暨第十四屆全國馬克思主義經濟學青年論壇報告内容豐富、組織形式多樣,學者們的研究成果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諸多建設性意見和公共政策制定的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