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第一屆高校國家治理智庫聯盟論壇暨第十一屆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高峰論壇——“新質生産力與國家治理現代化”研讨會在華中科技大學舉行。來自北京大學、複旦大學、南京大學、廈門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30餘所高校和研究機構的40多位專家學者,圍繞着新質生産力展開立體化多維度的學術讨論。參加此次研讨會的還有線上2500餘位學人,我院青年教師王世泰博士應邀線下參加并做主題發言。
在開幕式環節,華中科技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許曉東,湖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黨組成員許巍,華中科技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院長、3044am永利集团教授歐陽康先後在開幕式緻辭。開幕式由華中科技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處處長李志強主持。
許曉東向各位參會的領導和來賓表示熱烈歡迎并介紹了華中科技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以及此次會議的基本情況。他指出,新質生産力的提出不僅是對傳統生産力概念的一次重大突破,更是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個深刻啟示,要求我們不僅要關注生産力的發展,更要關注新質生産力與國家治理相關研究,期待學者們以敏銳的政治判斷力和強烈的使命感産出更多高質量的成果。
許巍代表湖北省社科聯對本次論壇的隆重開幕表示熱烈祝賀,向出席本次會議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線上線下的專家學者、各位媒體朋友表示衷心感謝和熱烈歡迎。他表示,加快形成和發展新質生産力,事關中國式現代化全局。對湖北來說,加快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必須推動新質生産力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
歐陽康教授代表會議主辦方向各位領導和專家學者的來臨、關心和支持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歐陽康教授分享了4月25日-5月10日受邀前往奧地利與當地政府、有關方面和研究機構廣泛開展學術交流,商談學術合作等經曆。他特别期盼各位專家學者共同探讨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進程中所引發的國家治理方式和機制等方面的變化規律,以此來為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專家學者的高質量科研成果。
據悉,本次論壇共設置三場主旨報告、兩個分論壇,來自國内29位著名專家和10位青年學者在大會上發言。本次論壇聚焦“新質生産力與國家治理現代化”,體現了各位專家積極探索,把握前沿動态為國家治理提供政策建議的熱情,也充分體現了華中科技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一貫勇立時代潮頭、聚焦重大問題、服務國家戰略的建院宗旨。在分論壇一中,來自西安理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河海大學等單位的青年學者分享了自己的研究觀點。
我院王世泰博士以題目為《刍議數據要素賦能新質生産力的三重向度及内在機理》彙報近期研究成果。在彙報中,王世泰博士指出,培育新質生産力生成,要充分實現“數據要素×”效應。觀照現實,在科技創新滲透進産業發展進程中,如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術等領域,都要探索建設“數據要素×技術創新”的新範式。王世泰博士還指出,促成新質生産力,要基于“數智融合、數據賦能”的原則,将數據要素充分的貫通到産業創新之中,提高生産與科創效率,推動産業優化升級。王世泰博士認為,加快培育新質生産力進程中,數字化轉型本就是一種突破式創新過程,在企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技術創新是核心驅動力。通過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能夠強化數據要素的溢出效應、示範效應和協同效應,以此促進企業技術創新升級。
據悉,在高校國家治理智庫聯盟第二屆理事長會議中,華中科技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院長、3044am永利集团教授歐陽康,清華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助理研究員趙逸倫,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治理中心副主任王叢虎,複旦大學傳播與國家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張志安,東北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長、教授張景奇,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副教授鄭躍平,山東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長、教授劉國亮,暨南大學共同富裕與國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長白銳,天津師範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長、教授溫志強,華南理工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助理研究員何歡,華中科技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長、3044am永利集团教授杜志章等召開了高校國家治理智庫聯盟理事會議。
華中科技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院長、3044am永利集团教授歐陽康等11位理事就《高校國家治理智庫聯盟工作建議》《高校國家治理智庫聯盟章程》以及論壇評獎等事宜展開讨論。據悉,十年來,華中科技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聚焦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全球治理等重大問題開展深入研究,取得累累碩果。本次研讨會接收近150篇稿件,評選出優秀論文18篇。我院王世泰博士的論文獲得優秀獎。
總體上,本次論壇嘉賓發言緊緊圍繞“新質生産力與國家治理現代化”這一核心論題,集思廣益貢獻理論和實踐智慧,從新質生産力的理論意涵層面、高等教育賦能新質生産力、新質生産力與中國式現代化、新質生産力與數據要素、新質生産力與産業體系建構等層面出發,各抒己見,呈現了一場豐盛的思想交流盛筵。(供稿人:王世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