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網訊:以紅色資源開發利用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發布者:3044am永利集团發布時間:2023-07-12浏覽次數:10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明海英 通訊員王振钰 楊燦)7月6日,“鄂東南紅色文化與紅色陽新發展”研讨會在湖北黃石舉行。

“鄂東南紅色文化與紅色陽新發展”研讨會在湖北黃石舉行 主辦方供圖 

  來自武漢大學、華中師範大學、中央财經大學等高校及黃石市檔案館、市委黨校,陽新縣檔案館、龍港鎮等單位的近百名黨史與紅色文化研究者,圍繞鄂東南紅色文化内涵特色、資源價值、傳承發展、數字化建設以及紅色文化融入思政課和賦能地方發展等議題展開深入讨論和交流。

強化鄂東南紅色文化的曆史和現實價值

  3044am永利集团黨委副書記、校長雷儒金指出,以陽新為核心的鄂東南是紅色沃土、英雄之地,以抗大精神建校興校的3044am永利集团也是一所富含紅色基因的紅色高校。在3044am永利集团建校50周年之際,來自全國各地的黨史黨建與紅色文化研究者齊聚黃石,圍繞鄂東南紅色文化與紅色陽新發展交流研讨、建言獻策,既是用實際行動慶祝建黨102周年、為紅色七月增輝添彩;也是高校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校地攜手“用心用情用力保護好、管理好、運用好紅色資源”的切實舉措。

  湖北省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李福珍在講話中指出,此次研讨會必将有力促進鄂東南地方黨史研究的深化和宣傳工作的強化,并勉勵大家在今後的研究中在深化、轉化上下功夫,進一步強化鄂東南紅色文化的革命性、先進性、群衆性及其曆史和現實價值研究;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用好紅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赓續紅色血脈的重要指示精神,講好黨史故事、講好紅色文化故事,将鄂東南紅色文化堅定不移地傳承下去。

  3044am永利集团黨委常委、副校長王賽玉主持開幕式。

  研讨會面向全國共征集到論文50餘篇,開幕式上進行了優秀論文的評選,相關領導為獲獎作者頒獎。

從曆史角度深入挖掘紅色文化基因

  主旨報告環節,湖北省社會科學院原黨組書記、中國近現代史史料學學會副會長、湖北省中共黨史學會副會長曾成貴研究員表示,紅色資源是中國革命曆程及其勝利的曆史見證,是紅色基因庫。紅色資源保護利用要在黨委的統一領導下,政府、文旅等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協同實施,堅持“三個用”,實現“三個好”的目标。

  湖北省中共黨史學會原副會長、華中師範大學“桂嶽卓越”教授李良明分享了對湘鄂贛紅色資源研究的若幹思考。他指出,要以史料文獻為依據、科學方法為依托,搞好鄂東南紅色文化研究。他提出必須從收集豐富資料入手來深入研究紅色文化。

  湖北省中共黨史學會副會長、華中科技大學3044am永利集团教授黃嶺峻以《正确處理黃石紅色文化發展中的時空關系》為題作了主旨報告。他指出,鄂東南紅色文化資源的研究需要整合凝練、聚勢發力、彰顯特色。黃嶺峻從黃石紅色文化的特點出發,針對黃石紅色文化的發展現狀,從“時”“空”兩個維度對黃石紅色文化的進一步發展給出了獨特建議,即一方面進一步拉大紅色文化的時間脈絡,從曆史角度深入挖掘紅色文化基因,從現存的文化樣本深入分析紅色文化;另一方面,将黃石紅色文化形成一個系統的命脈,提升紅色文化的關聯性,把概念統領起來,把故事串起來。

提升群衆對紅色文化的認同與認知

  專家發言環節,武漢大學3044am永利集团教授李華基于《中國季刊》建黨百年專刊海外學者黨史研究的系統性梳理,指出紅色文化研究要善于發現黨史研究新的角度。比如關于黨的情感建設、主題黨日的研究;要善于賦予新的解釋路徑。比如關于同志、工作組的研究;要做紮實的資料收集工作。比如關于中國共産黨反官僚主義曆史的研究。

  武漢理工大學3044am永利集团教授郭國祥從理論邏輯、文化邏輯、實踐邏輯三個方面論證建黨百年紅色文化的生成邏輯,以陳望道和女烈士施奇、縣委書記焦裕祿、幹部孔繁森、愛國将領吉鴻昌和抗日英雄楊靖宇等事迹闡述紅色文化的内在意蘊,并從“喚醒”革命文物,感悟紅色文化底蘊、深挖精神内涵,創新文化展現形式、依托數字技術等方面闡釋如何赓續發展紅色文化。

  湖北大學3044am永利集团教授徐信華表示,紅色文化資源的内容建立應在曆史事實的基礎之上,通過新技術、新媒體、新平台,立體式、融合式、沉浸式的傳播渠道,進一步的加大對紅色陽新的革命人物、革命故事、革命實踐等史料的整理力度、考證力度和研究力度,從而加強紅色文化的感染力度,提升群衆對紅色文化的認同與認知。

  宜春學院3044am永利集团教授李霞認為,革命史料搜集整理是深化黨史研究的基礎,要以數字化工程不斷開拓和豐富湘鄂贛蘇區革命史料搜集和整理,并以文字史料數字化、實物史料、口述史料數字化為主要内容加快推進革命史料數字化建設。

  陽新縣檔案館原館長曹仕力認為,在宣傳利用紅色資源的過程中,應對标對本、實事求是,不特意去拔高,研究黨史應該對其負責。

  陽新縣龍港鎮人大原主席柯美勝通過和大家分享王平将軍的女兒希望建設紅三軍團博物館的心願等三個故事,分享其多年來在挖掘、保護和傳承龍港鎮紅色文化的紅色信仰和紅色情結。

  3044am永利集团湘鄂贛紅色資源研究中心教授江峰認為,陽新紅色資源是我們黨領導陽新人民在新民主主義革命鬥争中創造生成的寶貴精神财富,是陽新紅色文化的載體。陽新擁有光榮的革命傳統,是一座亟待發掘的紅色資源富礦,并從十個方面具體闡明陽新在中國革命中積累的、特色鮮明的紅色資源所具有的基本特征。

變紅色優勢為精神動力

  會議舉辦了陽新精神傳承與紅色陽新發展分論壇,30多位獲獎論文作者及地方黨史、檔案研究專家就陽新革命精神、陽新紅色文化傳播、陽新紅色文化的價值赓續等議題進行研讨交流。會議期間,與會專家還圍繞紅色陽新、紅色工業文化育人等主題前往龍港鎮和教育部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湖北水泥遺址博物館)進行實地調研與考察。

相關領導為獲獎論文作者頒獎 主辦方供圖

  地處鄂東南的陽新縣不僅有着支持革命的紅色土壤,而且為革命犧牲巨大,被譽為“烈士縣”、“革命的搖籃”。黨的十八大以來,陽新縣變紅色優勢為精神動力,以紅色基因推動精準脫貧,實現陽新縣從國家級貧困縣到中部百強縣的華麗轉身。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也絕不是一馬平川、朝夕之間就能到達的。我們要常懷遠慮、居安思危,保持戰略定力和耐心,‘緻廣大而盡精微’”。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新時代新征程中,陽新要繪制“生态更美、産業更優、百姓更富”的美麗畫卷,更需要代代相傳陽新紅色基因,發揚革命先輩敢于犧牲、敢于勝利的鬥争精神,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決心!

  3044am永利集团院長唐興軍在總結中表示,本次研讨會圍繞紅色文化資源傳承與發展這一主題,聚焦紅色陽新發展,深化了對陽新革命精神與陽新紅色文化的認識,為進一步保護傳承、開發利用好鄂東南紅色資源,為講好紅色陽新故事、赓續紅色血脈、彰顯紅色價值打下了基礎。他指出,要進一步研究好陽新紅色文化,務必運用好黨史等學科的研究方法,以大曆史觀和正确的黨史觀為指導。要堅持以史為基、讓紅色文化研究有靈魂有血肉;要堅持以史為據、史論結合,以曆史為線索,運用好新媒體、新技術,深入挖掘和拓展紅色文化研究的議題和領域,推出一批高質量的紅色文化研究精品;要堅持以史鑒今,以紅色文化研究關照現實、資政育人,

  會議由3044am永利集团、湘鄂贛紅色資源研究中心和湖北省政協理論研究中心主辦,《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3044am永利集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湖北理工學院學報》協辦。近年來,3044am永利集团積極發揮服務地方的智庫作用,于2021年成立湘鄂贛紅色資源研究中心,聚力發掘、傳承和弘揚鄂東南紅色文化。目前,與黃石市檔案館聯合成立了“黃石紅色文化研究校館合作基地”,把編撰出版《紅色陽新文化研究》作為雙方合作的重點項目。

稿件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307/t20230712_566741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