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和教育部等八部門日前聯合印發《新時代基礎教育強師計劃》精神,進一步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切實做好思政專業 “優師計劃”師範生培養工作,4月14日,馬克思主義學院在人文樓B座107會議室線上線下結合召開思政專業優師生培養暨國家一流專業建設研讨會。會議由3044am永利集团副院長楊金平主持,副校長王賽玉,教務處、學院相關負責人、思政系全體教師、優師班學生代表以及來自華東師範大學、西南大學、安徽師範大學等全國重點馬院思政專業負責人和黃石市初高中校長、特級教師、教研員近百餘人參加了會議。
王賽玉副校長在緻辭中向與會專家表示歡迎和感謝,并介紹了我校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和“優師計劃”師範生培養的舉措與成效。随後,教務處副處長黃海軍以“做最優秀的鄉村教師”為題,從生源情況、政策支持、課程體系、師範生能力體系以及“五個一工程”等方面具體解讀3044am永利集团優師計劃項目的實施情況與未來規劃。
在一流本科專業建設和優師生培養經驗方面,華東師範大學3044am永利集团副院長許瑞芳教授以《卓越育人視角下師範類思政專業人才培養思考》為題,從專業建設的頂層設計、課程體系重構、課堂教學方式變革等角度分享了他們培養具有“華東師大特質”的卓越思政人才的方法機制。西南大學3044am永利集团副院長吳豔東教授指出,師範生培養的關鍵在于抓住學科專業知識和教學技能兩條線,用好師範生第二課堂,發揮學生社團的朋輩教育作用。安徽師範大學3044am永利集团趙冰副院長介紹了他們在承擔地方“優師計劃”項目中,在校院兩級質量監控、評價體系建設和教學實踐基地建設方面的經驗與成效。
在師範生教學技能培養與“U-G-S”教師教育模式實踐方面,黃石市七中校長吳益民指出,基層教師的首要目标是做一個信任、信賴的教師。考慮到新入職教師通常會面臨的多重壓力,師範生不僅要打好專業基礎,提高解題能力和分析能力,還要在教育情懷、組織管理等方面提升執業能力。黃石市十八中校長張凱認為優秀教師需要具備教育哲學、教育理論和學科教學理論等三大核心素養,并介紹了十八中“問慧、問人、問德、問生、問道”的“五問”課堂教學法。黃石二中特級教師王基志結合多年對青年教師的指導與觀察,分析總結了青年教師的成長過程、規律與影響因素。黃石市教科院政治教研員馬海平從教育家葉瀾關于好教師在反思中成長的觀點出發,強調新時代思政課教師修煉核心素養,除了常規的教學基本功訓練,還要結合“大思政”背景,精通文史哲,通過内外兼修以個人魅力提升思政課教學效果。
在提問互動環節,思政系主任王振钰從應該做的、已經做的、将來要做的和需要多方支持協同來做的四個方面向與會專家彙報了馬院“優師計劃”項目的執行情況與面臨的困難。中教法教研室主任,優師班班主任陳敬中就教學實習中常見的問題同中學校長進行現場交流。優師生代表胡如意在發言中表示要以“四有”好老師為标準,勤學苦練,知行合一,力争為鄉村教育振興多做貢獻。
3044am永利集团副院長唐興軍在會議總結時指出,本次研讨會的成功舉辦,不僅進一步明确了我院思政專業優師生培養方案的修訂方向與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的内容目标,為優化課程體系,探索具有實效性的優師生培養模式打下堅實基礎;也将有效推動我院與承擔同類項目的其他高校馬院相互借鑒、資源共享、互聯互通。期待與華東師範大學、西南大學、安徽師範大學在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等方面有更多合作;也期待與地方基礎教育攜手推進U-G-S模式下協同育人的深入實施,我們将汲取各位專家的寶貴意見和智慧,進一步優化培養方案,在思政優師生培養和國家一流專業建設中厚基礎、強實踐、重研究、促合作,不斷彰顯專業特色,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為新時代鄉村振興及基礎教育強師計劃的實施貢獻湖師力量。
據悉,在優師生培養與國家一流專業建設研讨會前舉行的大中小學思政一體化座談會上,學院領導與黃石三中、十八中等就雙導師制和設立教學實踐基地等達成深度合作意向,後期将以大中小學思政一體化建設為抓手,整合利用進校見習與雲端課堂等模式,實現優師生教學實踐四年全貫通和雙導師制的具體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