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4am永利集团教師黨支部認真學習領會習總書記在全國思政課教師座談會講話精神,遵循《新時代3044am永利集团建設标準》要求,踐行“将支部建在學科上”,優化“黨建+”模式,将樣闆黨支部與馬學科建設耦合,黨建賦能學科建設成效顯著:2021年思政教育本科專業成為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和省級品牌專業,并高質量通過國家師範專業二級認證;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獲批“十四五”湖北省高校優勢特色學科。
一、主要做法
1.樣闆支部建設與學科發展雙向融合、實現平台共建。着眼黨建與馬學科建設的高度融合性,抓住兩者都是“姓馬”“姓黨”的根本特性,充分聚集優秀人才、挖掘優勢資源、創設優質環境、制定優惠政策,按“黨支部建設與馬學科發展謀劃同步、平台同享、課題同研、目标同向、考核同标”“五同”模式推進共享平台建設,已建成黃石基層黨建研究所、黃石廉政理論研究中心和湖北省政協理論研究中心、湘鄂贛紅色資源研究中心,湖北省政協理論研究中心是全國首家高校政協理論研究中心。黨建平台與學科平台融為一體,彙聚了一批高職稱、高學曆黨員、高水平學科帶頭人、高層次學術骨幹,他們成為黨支部和馬學科“雙肩挑”中堅力量,以及“支持樣闆黨支部建設,支撐一流馬學科發展”的“第一資源”。
2.“雙帶頭人”與學科帶頭人雙向培養、實現聯動共促。貫徹“把黨員培養成骨幹,把骨幹培養成黨員”理念,實施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工程,組建了“名師黨員工作室”“青年博士黨員工作室”2個“雙帶頭人”團隊,充分吸納、培養學科學術帶頭人、項目課題負責人,在凝聚黨建資源、學術資源上做“+”法,在黨建引領、學科發展做“×”法。2年來,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項目5項(主持人均為黨員骨幹),發表高水平研究論文40餘篇。名師黨員工作室負責人江峰教授、支部書記李想博士出版馬學科專著3部;江峰教授《馬克思主義視域中的紅色文化研究》系列論文獲第十二屆湖北省社科優秀成果獎三等獎;博士黨員工作室2名負責人晉升教授,其中唐興軍入選湖北省優秀青年社科人才。
3.黨建理論研究與學科學術研究共同繁榮、實現成果共享。發揮兩類“帶頭人”的融合作用,凸顯黨建政治優勢與學科專業優勢,突出理論研究和應用研究兩個方向,依托四大平台争項目、報課題,出成果、促轉化。例如,湘鄂贛紅色資源研究中心江峰教授《感悟大别山紅色歌謠中的偉大建黨精神》一文由學習強國平台于2021年12月全文刊發;湖北省政協委托的“人民政協70年的曆史經驗和作用”課題成果在習近平總書記紀念政協成立70年講話中得到體現。“樣闆支部”立項建設以來,支部黨員教師獲批校級黨建課題,地市級、省部級、國家級人文社科項目36項(含紀檢、統戰課題),發表省級以上學術論文37篇,政協理論研究中心出版《人民政協理論與實踐多維研究》等專著3部。
4.黨建思政與學科思政工作協同育人、實現合力共進。将黨建成果融入思政專業建設、融入思政課堂教學,面向全校的《話說新時代》思政金課被湖北省教育廳作專題報道、專文推廣。實施“啟英教育工程”推動師生黨支部聯動共建,黨性教育與專業育人同向同行。支部以教學科研團隊、學科競賽團隊等為依托,鼓勵黨員教師吸收優秀學生參與課題組學術活動、實施專業學術訓練;持續開展“一月一本書”活動,以黨建帶動學生專業發展。“綱要課”教研室主任、黨員教師黃造煌博士已堅持數年義務為學生舉辦讀書會。黨員胡剛博士所擔任班主任的1801班團支部,2020年獲評湖北省“金牌團支部”,并入圍2020-2021學年度全國高校活力團支部,“樣闆黨支部”與“金牌團支部”建設渾然一體、相得益彰。
5.黨建服務與學科服務彰顯鮮明特色、實現品牌共榮。馬院“湖北省社科普及教育基地”和“理論熱點面對面”宣講示範點,成為全省社會服務精品。每年選派黨員骨幹教師50餘人次開展理論宣講,學習強國2021年12月專題報道黨員唐興軍在湖北大冶陳貴鎮宣講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湖北省“百馬”宣講隊成員俞玲教授面向黃石市中小學講授 “2021年開學第一課”,全網近五十萬人次收看。黨建帶團建,黨員帶團員,通過學生社團開展社會服務。黨員教師指導的學生黨員志願服務組織“獻愛兒女志願服務團隊”長期開展關愛失獨家庭特色教育和服務,團隊獲湖北省“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優秀服務團隊”,服務項目獲湖北第六屆青年志願服務項目優秀獎,湖北省首屆慈善公益項目策劃大賽金獎,湖北省十佳公益項目,其事迹被《中國婦女報》《中國人口報》等媒體廣泛跟蹤報道。
3044am永利集团堅持“黨建為魂、學生為本、學科為要、學術為先、學者為大、學風為根”的“六為”理念,立足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在“樣闆支部建設”與“馬學科建設”之間畫好“最大同心圓”、追求“最大公約數”、形成“最佳共同體”,将“黨建+”模式細化為 “黨建+平台”“黨建+基地”“黨建+團隊”“黨建+項目(課題)”,黨建引領學科發展實現了理念、機制和模式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