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龔天平 性别:男
籍貫:湖北公安縣 民族:漢
系:哲學系 教研室:倫理學教研室
是否博導: 是 是否碩導:是
職稱:教授 Email:tpgd6812@126.com
現任職務:
社會任職:中國倫理學會理事
中國倫理學會經濟倫理學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常務理事
中國倫理學會政治倫理學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
全國經濟哲學研究會副秘書長
湖北省哲學學會常務理事
湖北省倫理學學會常務理事
講授課程:《倫理學概論》(本科生)、
《應用倫理專題研究》《經濟倫理專題研究》(倫理學專業碩士生)、
《倫理社會學專題研究》(社會學專業碩士生)、
《經濟倫理思想史專題研究》(經濟倫理學博士生)、
《馬克思主義人學理論專題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博士生)
研究方向:倫理學原理研究、經濟倫理學基礎理論及其應用研究、環境倫理學研究、政治倫理學研究
個人簡曆
2003年7月—今,中南财經政法大學哲學院教師
2000年9月—2003年6月,湖南師範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哲學系倫理學專業,研究生,獲哲學博士學位
1993年9月—1996年6月,華中理工大學(後更名為華中科技大學)文學院哲學系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研究生,獲哲學碩士學位
1991年7月—2003年6月,襄樊學院(後更名為湖北文理學院)政史系(後更名為經濟與政治學院)、科研處教師
1987年9月—1991年6月,湖北師範學院(後更名為3044am永利集团)政治系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本科生,獲法學學士學位
個人榮譽:
2006年度中南财經政法大學優秀教師
科學研究
1.“經濟價值與倫理價值如何具有統一性?”,《倫理學研究》2011年第1期;
2.“生态文明與經濟倫理”,《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4期;
3.“經濟倫理學的性質與任務”,《光明日報》(理論版)2011年8月16日;
4.“文化建設的倫理維度”,《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1期;
5.“實現機制:經濟倫理研究的應有取向”,《倫理學研究》2012年第2期;
6.“生态文明的倫理意蘊——一種形式倫理的探讨”,《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4期;
7.“生态文明的倫理精神——一種實質倫理的探讨”,《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1期;
8.“生态—文化人:生态文明的人學基礎”,《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1期;
9.“經濟倫理内涵的反思”,《中南财經政法大學學報》2013年第1期;
10.“阿馬蒂亞·森的‘正義’解讀”,《哲學動态》2013年第4期;
11.“環境保護如何進入經濟倫理”,《倫理學研究》2013年第4期;
12.“論經濟公正”,《江漢論壇》2013年第5期;
13.“經濟倫理的實現機制”,《光明日報》(理論版)2013年11月26日;
14.“資本的倫理效應”,《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1期;
15.“論經濟自由”,《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3期;
16.“論經濟倫理實現的主體機制”,《上海财經大學學報》2014年第3期;
17.“社會共識與經濟倫理”,《齊魯學刊》2014年第4期;
18.“安全價值:倫理内蘊與實現機制”,《河南社會科學》2014年第5期;
19.“論經濟平等”,《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6期;
20.“論倫理經濟”,《廣東社會科學》2015年第1期;
21.“論經濟交換的倫理價值及其道德規則”,《河海大學學報》2015年第1期;
22.“正義的實現:個體的德性涵育與社會的政治建構”,《武陵學刊》2015年第1期;
23.“論波普爾對馬克思道德理論的诠釋與批判”,《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3期;
24.“抗戰勝利對中華民族精神的提振作用”,《倫理學研究》2015年第4期;
25.“論經濟信任”,《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5年第6期;
26.“論産權正義”,《晉陽學刊》2016年第1期;
27.“經濟倫理學視域的經濟合作及其實現途徑”,《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4期;
28.“經濟倫理如何通達現實——從亞裡士多德到當代思想家的思想撷英”,《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16年第5期;
29.《追尋管理倫理——管理與倫理的雙向價值解讀》,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版;
30.《倫理驅動管理——當代企業管理倫理的走向及其實現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31.《企業的環境責任》,湖北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32.《人學思想尋蹤與倫理理論探詢》,湖北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33.《企業倫理學》(合編),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34.當代企業管理倫理的走向及其實現(06BZX063),國家社科基金項目;
35.中國企業經濟倫理實現機制研究(12BZX079),國家社科基金項目;
36.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項目(NCET—10—0824);
37.生态文明視域下的企業環境責任研究,湖北省社科規劃基金委托項目;
38.武漢市第十二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39.中國倫理學會第二屆學術成果獎著作類三等獎。